—— 老古村,新創意,800年古村的創意升級
一、品牌背景
新葉古村位于建德市大慈巖鎮,村落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至今有800年歷史。至今完好地保存著16座古祠堂、古大廳、古塔、古寺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筑,被海內外古建筑專家譽為“中國明清建筑露天博物館”。2014年5月,因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第二季在新葉古村取景拍攝而大火,旅游爆發式增長,高達20萬/年的游客接待量。但近幾年新葉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尤其是業態一直沒有做起來,游客可玩可體驗可互動的內容不多,留不下人。
二、品牌策略
首先,縱觀中國古村旅游大市場現狀,中國不缺古村,江南古村比比皆是,90%的古村都在“賣古跡、看古跡”,無特色,同質化。其次,近幾年,在傳統文化的復興熱潮下,傳統文化呈現年輕化、文創化、創新化的趨勢,消費者看得懂、感興趣、愿意買單。因此,我們立足于“傳統文化的創新”這一核心策略,以“老古村,新高度”為戰略高度,“老元素,新表達”為核心形式,“老地方,新玩法”為核心體驗,提出“老古村,新創意”的核心品牌口號。還是那個傳統文化,但傳統文化要創新。
三、品牌形象
摶云塔和文昌閣是新葉古村最醒目的地標建筑。摶云塔是新葉古村的風水塔,也是文風塔,以祈求文運。文風塔建成之后300多年,清朝同治年間又在它腳邊造了一座文昌閣。文昌閣是文風塔的配套建筑,同樣為了祈求文運。因此,我們以摶云塔和文昌閣為主要元素,創新表現形式,體現新葉古村的第一直觀印象,同時也寓意著葉氏家族耕讀傳家的理想和追求。
四、景觀提升
老環境,新感覺
針對新葉古村目前入口不明晰、銷售凌亂、缺乏休息區、角落臟亂差、亂堆亂放等現狀,我們建議從以下六個角度對古村環境進行整體提升,首先對入口田園氛圍梳理;其次對主節點文昌閣片區進行梳理;再次村內多處增加休息區域;第四整體村莊系統花鏡營造;第五老百姓店鋪入口提升;第六導視牌垃圾桶等系統提升;第七主線路夜景系統提升。同時結合古村明清建筑文化,在村內打造一條“探尋明清建筑博物館的99個為什么”,一邊逛古村,一邊學東西。
五、體驗提升
老地方,新玩法
以研學為切入點,將新葉古村打造成一個中小學生傳統文化研學基地。在保留原有原有生意線的基礎上拓展新的生意線,新增研學專項旅游產品線。圍繞“明清狀元趕考記”為主題,重現明清書生趕考場景,經歷進京趕考科舉的系列全過程。
六、盈利提升
老景區,新收入
為新葉古村打造一系列網紅體店鋪及產品,營造新的可盈利產品,不止是門票收入。會跳舞的樹皮畫館、網紅穿越照相館、愛講故事的木雕館、愛說吉祥話的水米糕、愛創意的文創鋪、愛交朋友的茶館……
七、傳播提升
老方法,新動態
2019年國慶期間,一場鄉土風味的“曬秋節”在新葉古村拉開帷幕,玉米巷、辣椒巷、荷葉巷...空地上、土墻上、屋頂上... 國慶假期過半,已有上萬名游客來到新葉古村看古村曬秋。
目前,新葉古村已完成一期10個項目(業態)招商,荷花名匠、蘇繡大師、木雕專家、蛋雕藝人、繪畫高手、園林設計師、新加坡客商......都在新葉“安”了“家”,成了半個新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