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湖·家的故事館」
又到年底,部分項目不斷傳來落地完成的消息,今天分享一個小案例——「湘湖·家的故事館」
湘湖社區村史館改造項目從設計到落地共三個月時間,開館以來就受到湘湖社區居民和各方領導的一致好評。
項目位于杭州市蕭山區城廂街道湘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樓,在鄉立方·火石團隊收到蕭山城廂街道參與有關湘湖社區村史館打造提升的邀請時,它已經是一個接近完工的展館。
走進展館參觀一圈后,總感覺哪里不對:
展館從頭開始講述了湘湖的歷史、各個名人、各種美食、各類特產;還原了老街區、放置了舊農具。
看起來似乎沒有錯、似乎什么都有了,也似乎大家都這么做,但轉一圈總感覺記不住東西。
“千館一面”,說不出湘湖社區的特色。
實拍改造前的湘湖展館
這些年,鄉立方·火石品牌團隊也參與了許多鄉村的整體打造,也有許多村在不同階段找到我們提升或重做,作為鄉村振興行業里少有的品牌類公司,我們也是首先提出來以品牌思維打造鄉村的團隊。
品牌的核心是差異化
品牌的背后是文化挖掘
我們認為鄉村和社區雖小,但無論是轉一圈講述鄉村文化的展館,還是瞥一眼的一張印刷紙,村民以及游客的接觸點之內,都是傳播鄉村品牌和文化的難得載體,都值得好好對待、好好動腦筋。
通過多次調研、反復頭腦風暴,以及與城廂街道的班組成員充分交流討論,我們總結了幾點提升原則:
1、不要大拆大建
因為項目接近完工,所以要秉持“精改造微提升”的原則,盡量省錢,少動硬件。
2、不能脫離根脈
湘湖社區原址早在8000年前就有人類聚居,雖然在發現跨湖橋遺址后搬遷到新社區,但根脈不能丟,要強化。
3、不能古今脫節
湘湖社區從古至今不同階段有不同特色,遠古時期、磚瓦廠時期、未來社區時期等等,現狀展館的不足之處也是各板塊風格獨立缺乏貫穿 ,內容脫節缺乏聯系。那么在新一輪的升級中,就需要規避和調整這個問題。
鄉立方·火石團隊在湘湖展館調研
# 01
從“老家”到“新家”
延續湘湖人的“傳家精神”
如何講述好湘湖社區的故事?首先還是“找魂”。
通過調研發現,湘湖歷史文化悠久,跨湖橋遺址的發現,把浙江的文明史提前到了8000年前,出土有“中華第一舟”。
創辦過首家村辦企業——城廂磚瓦廠,磚瓦產業盛極一時。
湘湖社區歷經村委轉制、撤村建居、股份制改革、整村拆遷、納入城市社區建設和管理的發展變遷,轉型為城市社區并在2022年成為了浙江省第五批未來社區。
“中華第一舟”
鄉立方·火石團隊調研完最大的感受,即現在的湘湖社區是一個有著8000年深厚底蘊的地方,也是一個幾乎看不出文化的新建社區。
這里由原湘湖十二村整村搬遷而來,見證了湘湖保護與開發的20年,絕大多數老村民與湘湖有著一輩子的深厚情感。在文化的理解上,許多人會看到湘湖人遠離故土的悲傷。
湘湖十二村搬遷地理位置
但在“舍小家為大家”這一城市發展的大格局之下,更能看到湘湖人建設新家園的勇敢,以及把更美麗的湘湖分享給杭州、分享給浙江、分享給世界的大氣。
在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精神的引領下,原來的1372個小家如今已經變成了湘湖社區這個更大的家庭。但不變的是湘湖八千年的歷史底蘊,成家立業之本的磚瓦手藝,多年積累的飲食習慣,以及振興家園的夢想。
鄉立方·火石團隊經過多次頭腦風暴,最終發現在湘湖社區“家”文化的內核下,折射出“開拓”、“堅韌”、“奉獻”、“勤勞”、“創新”這五種精神品質。
這不僅是湘湖人共有的精神特征,也是湘湖社區未來發展的抓手。
湘湖人把風景和空間分享出去,留下來、傳下去的是湘湖人這五種精神品質。因此我們將其凝聚成“傳家精神”,將“家”作為湘湖村史館的符號和文化根基。
# 02
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
基于主題化的打造手法以及文創化、趣味化的創意理念,我們與蕭山區紀委、城廂街道、湘湖社區達成共識,即深入挖掘湘湖社區的在地文化和差異化特色,創意提升展陳內容和形式。
「湘湖·家的故事館」設計上采用具有溫度感的原木色和白色為主題色,并提煉出獨具湘湖磚瓦和屋頂特色的家符號貫穿全館,從多維度體現湘湖的“傳家精神”,讓來訪者進入到空間就有一種回家的溫馨感。
不同于傳統展館的呈現方式是填鴨式的“我講、你聽”,「湘湖·家的故事館」圍繞“家”的主題,體驗方式也可以有創意。
于是,我們從“家”的精神文化解讀切入,從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這些不同的家庭人物角度,親切講述湘湖在地的特色文化,將這里打造成本地人家鄉記憶的載體、游客了解湘湖的窗口以及黨政領導了解湘湖發展成果的空間。
序廳
以“湘湖·家”的主題詞組合墻
記錄下湘湖人艱苦奮斗走過的印記
與參觀者形成跨越時間的對話
「湘湖·家的故事館」效果圖
實拍「湘湖·家的故事館」
第一單元
通過爺爺的角度講述八千年的跨湖橋遺址文化
視覺上從跨湖橋遺址出土的中華第一舟汲取靈感
共同展現湘湖八千年厚重的歷史底蘊和開拓精神
“一片海,一葉舟,八千年”
「湘湖·家的故事館」效果圖
實拍「湘湖·家的故事館」
第二單元
從爸爸的角度講述磚瓦產業的發展變遷
一段發家史,拉開了湘湖制磚瓦的傳奇篇章
創意運用湖底淤泥與紅磚的元素
還原了湘湖父輩們熱火朝天的奮斗史
展現了如磚瓦一般堅韌不拔的精神
“一灘土,一簇火,百里窯”
「湘湖·家的故事館」效果圖
實拍「湘湖·家的故事館」
第三單元
奶奶的娓娓道來讓整村搬遷的歷史記憶重現
一個個生動的人物,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
活躍在時空交織中
記錄著那個平凡而又偉大的時代
“一聲令,一個家,千人赴”
實拍「湘湖·家的故事館」
第四單元
母親燒飯的味道總是能喚起
湘湖人心中那一份兒時的記憶
從滿墻的老底子味道
再到一張等待游子歸家的餐桌
都是湘湖兒女家發家創業
舉家搬遷路上最值得回味的力量
“一湖水,一桌宴,萬家味”
「湘湖·家的故事館」效果圖
實拍「湘湖·家的故事館」
第五單元
從“我”的成長角度
結合湘湖社區近年來的發展軌跡
體現湘湖正在以更廣闊的視野探索未來社區的發展
“一張圖,一群人,夢綿延”
實拍「湘湖·家的故事館」
尾廳
在這個“家”里留下展示各個小家的
時代記憶和美好印記的空間
讓湘湖人不管走有多遠
都能在這里找到關于故鄉的一份記憶
實拍「湘湖·家的故事館」
有人才有家,有家才有國,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
這里是湘湖“家的故事”,是湘湖社區居民共同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