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力量助力打造 全省首個全國婦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60多年前,千鶴婦女就是全國典型
上世紀50年代,建德千鶴自然村的婦女在黨的領導和婦聯組織帶領下,打破傳統舊俗,投身農業生產,實行男女同工同酬,孕育了千鶴婦女精神。1955年,毛澤東同志為此作出512字的按語,提出“中國的婦女是一種偉大的人力資源,必須發掘這種資源,為了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各地紛紛來千鶴學習取經,千鶴婦女成全國婦女學習的榜樣。
未來,千鶴如何亮相?
火石觀點:不是歷史的拿來主義,而是文化的再造主義
每個地方都有紅色文化,千鶴紅色文化的打造首先要依托歷史印記,其次要符合現代需求,再次要再造特征型文化。從千鶴開始,女子人人可田間耕種;從千鶴開始,女子人人可勞作自立;從千鶴開始,女子人人可加入參軍;從千鶴開始,女子人人可讀書寫字……從千鶴開始,女性真正獨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她”。
一、為千鶴打造一個“她”的超級IP
提取“鶴”的形象和中國傳統女性形象等兩大主要形象,形成千鶴“她”的超級IP形象。首先,鶴代表千鶴印象和千鶴符號,同時鶴作為群居動物,代表著力量的凝聚和共同奮進的千鶴精神。
文創思路更有趣的互動和參與。她”是每一個人,“她”是我們自己。
她是群眾的貼心人、她是群眾的好干部、她是致富的好幫手、她是黨的好兒女、她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她沉迷工作無法自拔、她不怕工作的攔路虎……
二、搶占概念,喊出千鶴差異化定位
千鶴是毛澤東同志關于‘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最大發源地。站在時代的意義上,搶占概念,喊出“千鶴村,婦女能頂半邊天思想發源地”的差異化定位。
三、村內景觀提升
1.入口氛圍提升
2.講好一個“她”的故事
村內沿線以“她的系列故事”為主線,一路聽故事,一路看發展。
她艱苦,生活困苦地位低、她進取,打破舊俗投生產、她果敢,首創男女同工酬、她吃苦,種好婦女試驗田、她積極,辦托兒所解憂慮、她無私,無名英雄隨處在、她奮斗,備戰備荒為人民、她堅毅,劈山攔河溪改田、她好學,晚上夜校學認字、她自信,女子學堂新作為……
3.一基地、一區、一園、多點
以“一基地、一區、一園、多點”的格局進行規劃,目前完成了教育基地主體部分、二期鄉愁記憶區塊(千鶴書房、千鶴禮堂、女子民兵傳承館、鶴家童館)、“千鶴一家”洗衣廣場、“千鶴一芯”婦女之家、“千鶴一面”鄉村振興產業實踐點等項目,并引進了“歡庭·她宿”民宿綜合體,婦女雙創產業園、白毛塢研學中心及女子民兵訓練基地等項目還在規劃建設中。